wap手机版

wap手机版

wap手机版二维码

平远发布

平远发布

平远发布公众号二维码

回到顶部

关闭
十五运会“开放共享、携手并进”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07-08
来源: 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
点击: -

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将于7月8日(星期二)下午3时在广东大厦三楼国际会议厅举行主题为“开放共享、携手并进”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粤港澳联动办会举措阶段成果等。新闻发布会将邀请三地赛区相关负责人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权威直播,敬请关注!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办副主任 邓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化实施与“十四五”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节点,我们相聚于此,召开以“开放共享、携手并进”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作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本届赛事开创性地实现开幕式在广州、闭幕式在深圳、赛事覆盖粤港澳三地的协同布局。今天我们邀请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有关负责人,向大家介绍赛事筹备情况、通关政策、粤港澳联动办会举措、三地融合的阶段成果等各项筹备工作进展,并与港澳地区运动员代表一起,回答各位记者关心的问题。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明忠先生;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先生;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先生;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省委港澳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志华先生;香港著名单车运动员黄金宝先生;澳门著名武术运动员李祎女士。

现在,请黄明忠先生介绍粤港澳联动办会的战略定位与重大意义。

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 黄明忠:

大家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我国第一次由广东、香港、澳门共同承办的全国性运动会,这是我们践行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重要举措。今天,在这里重点向大家介绍这个具有开创性的联合办赛模式。

我们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中央港澳办等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下,建立了“1+4”的联络机制。“1”指的是国家层面的组委会下设的港澳工作协调部,“4”指的是粤港澳层面的四个常态化联络机制,包括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联络会议两月一次,首席联络官两周一会,联络员每日沟通,24个联合工作组定期会商。

通过这样高密度的沟通协商,我们在六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包括: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赛事日程。在工作中,我们共同探索出一个“三地三同”的联合办赛模式,也就是“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

三地联合办赛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里给大家分享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在会徽设计上,我们的会徽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的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一个同心礼花的图案,寓意大湾区同心同源、深度融合。

第二个例子,在吉祥物设计上,我们选择粤港澳三地共同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作为原型,设计出可爱的“喜洋洋”和“乐融融”,寓意不忘故乡,深爱家园。

第三个例子,在竞赛日程方面,我们兼顾三地的需要,尽可能避开广东的台风天气,也考虑到香港市民对击剑、橄榄球项目的喜爱,还兼顾到与澳门即将举办的格兰披治大赛车在时间上的错开。

我们已经给大家安排好了,11月份,请大家到粤港澳大湾区看比赛,品美食!比如,先来广东喝早茶,看游泳比赛,再到香港吃一碗鲜虾云吞面,看击剑比赛,然后到澳门吃几个葡式蛋挞,看乒乓球比赛,如果还不过瘾的话,晚上可以再来广东吃个夜宵,吃一碗生滚猪杂粥。通关方面,也请大家放心,横琴口岸24小时通关!

总之,“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相信,在中央有关部委的指导下,我们三兄弟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这个体育盛会办好!

谢谢大家!

主持人邓鸿:

感谢黄明忠先生。下面请杨德强先生介绍香港赛区赛事承办和筹备情况。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 杨德强:

各位传媒朋友,午安!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筹备工作,从去年11月底至今年6月初期间,我们已为十五运会在香港赛区承办的8个竞赛项目和2个协办的跨境项目顺利完成测试赛。我们会总结经验,在需要优化的地方作出微调,为11月的正赛作好准备。

香港赛区一直遵循“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严格做好预算管理,节约成本,控制赛事规模,务实做好各方面筹备工作。为实践绿色办赛,香港没有为全运会兴建新的场馆,而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承办赛事,当中包括举行铁人三项的中环海滨和维多利亚港、沙滩排球的维多利亚公园、场地自行车的香港单车馆等等。这些场地都是现有的社区共享空间,除了可以节省办赛成本外,在比赛前后这些场地也会持续开放给市民使用,满足全民健身和体育发展的需求。

在场地“开放共享”之余,我们同时着重充分利用香港的特色,打造“精彩”的比赛环境,希望向全国以至海外观众展现香港的城市风貌和特色景点,包括刚才提到的中环海滨。不少参加早前铁人三项测试赛的选手均称赞比赛赛道很有特色,可饱览维港两岸的美景和多个香港地标。

此外,刚于今年三月开幕的启德体育园亦将会是全运会香港赛区的主要会场。体育园启用后,迅速成为香港的地标,无论是国际足球和榄球赛事,以及世界和亚洲知名乐队和歌手的演唱会等,均全场爆满。观众对启德体育园的布局和设施包括拥有可开合上盖和空调系统的主场馆、交通和餐饮配套以及观赛气氛等等,都有非常正面的评价。十五运会中:七人制橄榄球、击剑和手球,以及残特奥会的硬地滚球,将分别在启德体育园的主场馆和体艺馆举行,我们希望为从内地和海外来港观赛观众,带来精彩的体验,亲身感受这个世界级场馆的魅力。

此外,两个跨境赛事也是今届全运会的亮点。由珠海承办的公路自行车赛和由深圳承办的田径马拉松赛分别已经举行测试赛。这些跨境赛事从比赛路线的设计到运动员、观众和车辆的快速通关,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三地政府的共同筹划和密切配合。这种跨地域的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大湾区的整体竞争力,亦同时促进大湾区民心交流。

距离全运会开幕的日子还有一百二十多天,我们一定继续全力以赴,与粤澳两地携手办好这场全国体育盛事。谢谢!

主持人邓鸿:

感谢杨德强先生。下面请潘永权先生介绍澳门赛区赛事承办和筹备情况。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 潘永权: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本届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是澳门首次参与承办的全国运动会,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6年,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澳门的信任与支持,对澳门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凡和深远的意义。

澳门赛区将承办十五运会5个比赛项目,包括乒乓球、3人篮球、5人篮球(男子18岁以下组)、排球(女子成年组),以及空手道,还会承办残特奥会2个羽毛球比赛项目。此外,澳门也参与承办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比赛路线将跨越粤港澳三地,是十五运会唯一一个连通粤港澳三地的比赛项目。

为了确保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顺利举行,澳门赛区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包括在5月份以及6月份已经顺利完成十五运会5个比赛项目的运行测试,效果符合预期。我们透过模拟正式比赛的流程,对赛事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检验,包括口岸通关、人员接待、场地设施、竞赛组织、观众入场指引、媒体动线、医务救护、反兴奋剂检测、食品安全、安保、颁奖礼仪、宣传及志愿者服务等。同时,项目测试期间也进行了不同突发状况的模拟演练,测试了包括医护、安保、系统、场馆等范畴的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各单位之间的协作能力,希望透过测试累积宝贵的实战经验。

项目运行测试也为志愿者提供了实习的机会,这次我们一共组织了5000人次志愿者到岗实习,从接待、指引到票务、媒体、计时记分系统等岗位都有安排志愿者参与,也邀请了国内资深专家团队来澳,开展系列专题课程和现场指导工作。

在项目运行测试完成后我们也对各环节进行总结、检讨和完善,比如在赛场动线和指引、接待工作、赛事安排和体育展示等很多方面我们都作出优化。接下来,8月份我们会继续按照正赛流程,进行残特奥会2个羽毛球比赛的运行测试,吸收经验完善各处细节,做好、做细办赛工作,确保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圆满举行。

同时,澳门赛区正按计划推进赛事相关的配套工作,澳门特区政府将全力以赴,确保全运会圆满举行,为全国人民呈现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谢谢大家!

主持人邓鸿:

感谢潘永权先生。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下面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刚才,秘书长在情况介绍当中提到了粤港澳三地首次共办是本次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鲜明特色,您能否举个例子分享一下,十五运会在筹备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三地联合办赛和促进粤港澳融合发展的?谢谢。

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 黄明忠:

谢谢您的提问。我以“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这个跨境赛事为例,跟大家一起分享十五运会的“湾区实验”。

一是在“硬联通”方面,我们将实现半天跨三地!在这个赛事过程中,运动员将从珠海出发,通过澳门大桥到达澳门氹仔,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大屿山,再经港珠澳大桥回到珠海横琴,最后,再回到珠海市区,全长230公里。在这个半天跨三地的赛程中,选手车轮所走过的每一寸路面,都记载着三地协同发展的印记。

二是在“软联通”方面,我们将实现时速40公里的无感通关。我们在优化路线、竞赛组织、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面密切合作,让运动员可以时速40公里的速度无感通关,亲身感受“极速大湾区”!

三是在“心联通”方面,我们将实现千万观众同场感受粤港澳风情。在去年11月举行的测试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线上线下的观众,跟着赛事领略璀璨明珠澳门塔,呼吸香港大屿山的清新空气,最后又回到珠海海岛上的“日月贝”歌剧院,可以说是一场视觉、味觉、听觉的三重享受!

今年这个赛事将在开幕式前一天,也就是11月8日举办。在这里,诚挚邀请大家亲临现场,跟运动员一起加油助威,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湾区脉搏”的最强跳动!

谢谢!

香港明报记者:

请问杨德强主任,您刚才提到了香港的场馆各有特色,香港特区政府会如何做好宣传介绍请内地和海外游客到香港观赛?会否推出赛事及旅游联程套票?谢谢。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 杨德强:

我们期望通过宣传和推广,增加各地民众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认识,吸引内地和海外人士亲临大湾区旅游和参与盛事。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正联同各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透过多元化渠道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进行广泛的推广工作,包括在政府新闻处协助下于内地和海外进行各种宣传,包括制作电视专辑、专题文章和小册子,介绍启德体育园新地标为全运会主要赛场;于内地和海外媒体,以及在内地和海外多个主要国际机场投放广告,吸引旅客来香港欣赏赛事;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活动,包括与内地和选定的东南亚城市主要意见领袖(KOL)合作,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推出宣传推广帖文。

待票务安排落实后,文体旅局会推动旅游业界,策划不同的旅游产品,以吸引内地和海外旅客来港观赏赛事,同时游览香港以及大湾区不同的景点。

我们会办好全运会的各项赛事和相关配套,用好这个机会,以盛事带动消费及经济发展,致力发挥文化、体育及旅游的协同效应。谢谢!

澳门日报记者:

提问潘主任,我们知道有乒乓球、台球等一些热门项目会在澳门举行,澳门在接待运动员、记者、观众方面有些什么样的措施准备?谢谢。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 潘永权: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澳门赛区一共承办7个比赛项目,当中包括比较多球迷关注的乒乓球、女排,也有节奏明快的5人篮球以及3人篮球,还有空手道以及两项残特奥会羽毛球项目,可以说每项比赛都各有亮点,各有支持者,相信11月、12月的澳门将会盛事连连,我们也会做好迎接准备。

2024年澳门全年入境的旅客数字达到3490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占比超过七成,就在今年6月份,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二〇二四中国旅游者出境满意度十佳目的地”,澳门成为第一位,这个结果是对澳门旅游接待能力的高度评价,对澳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也是继续努力的动力。

首先,在基础的旅游配套方面,澳门一共有八个出入境口岸,涵盖航空、海路和陆路交通枢纽,其中有部分口岸更是步行即可通关的。澳门市内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均可往返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各个赛场和市区大街小巷。

住宿方面,澳门有超过140多家酒店,房间总数达4万3千多间,遍布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旅客可选择住在繁华的市中心或者综合休闲度假酒店,体验多彩服务。

除了在硬件上可以体现澳门的接待能力,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东亚文化之都”,拥有多样的都市风貌和丰富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创意之城美食之都”,各国招牌菜式和网红餐厅如土生菜及葡国菜、中式点心及菜肴、地道小吃:蛋挞、杏仁饼、猪扒包等等任君选择。

因此,虽然澳门的面积不大,但是旅游资源和配套是十分丰富且多元,我们有信心且诚意邀请全国各地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来澳门展开一场悠然惬意、富有特色、中葡文化交融的旅程,澳门赛区欢迎大家!

凤凰卫视记者:

提问张志华部长,我们知道这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地横跨粤港澳,三地人员交流包括物资通关肯定比以往更加频繁紧密,对于参赛、办赛侧人员,在通关方面有哪些便利性安排,在推动粤港澳协同发展方面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省委港澳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 张志华: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超过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过3000人,是港澳来内地参赛和内地赴港澳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可以说是“双向奔赴、共享盛会”!其中,通关就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本届赛会两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口岸就是赛道”,跨境赛无感通关。十五运会两项跨境赛事,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丝滑而过,全程享受“不踩刹车”的通关体验;深港马拉松赛,运动员在深圳湾大桥上奔跑时,不用停下来刷通行证,一口气跑通深港两地,领略湾区融合之美。

第二个亮点,“通关连接民心”,传递东道主热情。对于参赛代表团,我们在口岸设立了“专用通道”。代表团可以“团进团出”、“即到即走”。对于持票观众,我们给大家开通“绿色通道”,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凭赛事门票还可“急事急办”,实现“一证在手,说走就走”,共享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值得期待的是,横琴口岸的“免出示证件”通道,届时有望实现直接“刷脸”通关。好客的小海豚志愿者,会做好引导服务,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的便利和热情。

另外,这位记者朋友提到了推动粤港澳协同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粤港澳三地联合办赛,是“前无古人”的国家盛会,不仅值得铭记,还需要更多创新与探索。在粤港澳“一国两制三关税区背景下,我们的筹办工作亮点纷呈。

首先,我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粤港澳体育湾区发展模式和先行先试实践研究”已经列入了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这是国家级的课题。

第二,在组委会层面,我们正火热地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课题研究和典型案例征集。希望大家争做“主人翁”,贡献“金点子”,多讲讲经验,多聊聊做法;用研究出思路,用案例带路子;全民话全运,全民共献策,激发全运创新活力!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杨主任您好,请问香港如何借助全运会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粤港澳三地如何通过十五运会来提升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效应?谢谢。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 杨德强:

谢谢您的提问。今届全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承办这项体育盛事,有利深化大湾区的体育交流和合作。香港特区政府会充分把握全运会的机遇和潜力,在大湾区与粤澳两地共同构建更紧密的体育合作关系,包括三地政府部门以至体育界之间在政策、人才培训、设施、训练、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交流;并以全运会赛事活动激发香港市民对运动的热情、参与和支持,进一步增强香港在大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并吸引更多大型赛事落户香港和大湾区,三地也可以共同探讨举办一些国际性或者是区域性的体育盛事和其他活动,携手打造盛事湾区,进一步促进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谢谢!

澳门商报记者:

潘主任您好,澳门过去承办过不少大型体育盛事,在举办本次全运会和残特奥会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距离开幕大约4个月时间,澳门本地的氛围有什么不同?谢谢。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 潘永权: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澳门特区政府每年举办不少世界知名单项体育盛事,且已发展成具有澳门特色的品牌赛事。

但是这次澳门首办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全国运动会,承办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一共7项赛事,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原则,我们利用现有的场馆,包括政府和休闲企业的大型场馆,这些场馆都具备良好条件、丰富的配套,符合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要求,而且赛场都在合适的距离内,周边吃、住、行的选项多样,相信对前来观赛的旅客来说是一次很独特的观赛体验。

而澳门承办的赛事中包括乒乓球和排球及其他项目,均为热门赛事,相信将会迎来大量旅客和体育爱好者,除了看比赛之外,也欢迎大家留澳期间参与世遗游、小区游览,在澳门大街小巷感受一下全运气氛。因为全运会不仅代表“全国”,也代表“全民”。

所以,澳门赛区以“全民全运,你我参与”为目标,推出“全运零距离”系列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透过有趣的互动,带着全运会深入不同社区和多家学校,实现全运入区、入校、入民心,拉近公众与全运会的距离。

全运会筹备已进入倒数阶段,我们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与全澳门社会各界联手做好赛事的组织工作,并且加强营造全民全运的城市氛围,包括继续走访社区和学校、联动其他文旅体活动进行宣传、推出澳门赛区特许商品、全面提升城市氛围布置,全方位让市民和旅客了解全运会、支持全运会、参与全运会。

谢谢!

香港Now TV记者:

请问黄金宝先生,十五运会场地自行车赛事和跨境公路自行车赛将首次以港珠澳大桥作为赛道,你对整条路线设计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参赛的运动员?对于香港可以举办这次十五运会,您有什么感受?谢谢。

香港著名单车运动员黄金宝:

谢谢您的提问。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这个赛事,我觉得极具标志性,比赛的地方,风景不但漂亮,赛道也很有挑战性,因为在比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横风的问题,对于选手来讲很具挑战性,所以对于选手来讲要掌握好战术跟比赛的节奏。我希望运动员能安排好战术,保持好自己的节奏,发挥好他们自己的水平。

香港能够承办十五运会场地自行车赛,同时协办跨境公路自行车赛,意义重大,感受到国家对香港的肯定、支持和荣耀,希望内地尤其是大湾区的市民,希望他们都来香港为运动健儿打气,感受全运会的气氛,让全国运动会的自行车热潮继续下去。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提问李祎女士,我们知道您是澳门优秀的武术运动员,多次代表澳门斩获佳绩,在上届杭州亚运会上您也夺得了金牌,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此次澳门首次举办全运会,您的感受如何?以及全运会的举办将会给澳门的体育事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和利好?

澳门著名武术运动员李祎: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在四年前我非常幸运可以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能够在全国最高水平的运动员上面与队员们一起展现训练的成果,与全国精英运动员同场争取佳绩,已足够让我重拾在赛场重现比赛意识的感觉和信心,也是我参加杭州亚运前夕的最好备战。

时隔四年,我有幸在家门口和全运会相遇,对于同时作为澳门居民和运动员的我来说,感到一种“小城办大赛”的满满自豪感。因为这证明了澳门具有国家认可的办赛水平和组织接待能力,相信通过举办全运会,能最大力度地激发澳门承办高端体育赛事的潜力,届时,全国精英运动员汇聚澳门赛区,将会吸引全国乃至全球体育爱好者,有助提升澳门的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

其次,虽然我已是退役运动员,但是我对澳门承办全运会还是感到深深的使命感。寄望澳门运动员与全国顶尖选手同场竞技,激励本地选手在比赛中突破自我,因此能够近距离观摩国家队选手,是难能可贵的机会,也是涌现未来职业运动员的机遇。希望所有运动员积极备战、做足准备、无畏失败,因为努力也是一种收获,收获了耐心、信心和恒心。

最后,澳门承办全运会也增强了我的责任感。我目前是澳门坊众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希望培养出更多武术人才、吸引更多武术爱好者。我将善用全城全运的热潮效应,以及澳门特区政府对体育发展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激发本地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响应全民健身,打造澳门活力之都的形象。

主持人邓鸿: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记者朋友们,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希望你们持续关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各项赛事活动,以精彩鲜活的报道,持续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聚合效应,为各项赛事顺利举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

返回顶部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粤ICP备05022886号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公网安备 44142602000113号粤公网安备 44142602000113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ICP备案:粤ICP05022886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

粤公网安备 44142602000113号粤公网安备 44142602000113号

您已离开平远县政府门户网,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页面跳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