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八尺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镇属企事业单位:
《八尺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远县八尺镇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28日
八尺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及省有关会议精神,规范和推进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参照平远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解决农户承包地“地块面积不准、四至界址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实现承包面积、承包合同、经营权登记簿、经营权证书“四相符”;实现承包地面积、承包地四至、承包经营合同、承包经营权证书“四到户”。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系统,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信息化。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我镇的确权登记颁证任务。
二、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组织领导,经镇人民政府同意,决定成立八尺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卓巩(镇长)担任,副组长:古秋珍(副镇长人选)、韩芳明(党委委员、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专职副主任)担任。成员:刘新红、韩仕连、韩芳春、王小阳、马政权、韩垂志、刘志仁、杨文桢、黄超、凌金杨、陈玉裕、林辉强、张鹏、朱添雄、张森、余文富、韩垂志、蔡子鹏、姚利梅。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农业站,办公室主任由陈玉裕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韩仕连同志兼任,成员林辉强、蔡子鹏。相关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自行撤销。
(二)责任分工
1.领导小组: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2.镇农业站(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实施方案和日常业务管理工作。
3.镇财政结算中心:负责专项经费的审核及依规拨付,加强资金监督检查。
4.镇国土所:负责提供集体土地确权权属调查1:2000正射遥感影像数据等相关资料。
5.镇司法所、派出所:负责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及时化解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引发的纠纷。
6.镇办公室档案部门:负责提供二轮土地承包台账(原始资料),负责指导颁证档案管理。
三、实施原则
(一)确保稳定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对原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规范和完善,不是推倒重来、重新调整,也不是重新组织发包,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按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以第二轮土地延包相关原始资料为基础,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即以二轮承包档案、二轮承包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开展清查。通过清查,进一步明确承包地的座落、面积、四至、地段名称等,并制作相邻关系平面图,以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二)依法规范原则。严格执行《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规定,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内容、程序开展工作。对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农户之间承包地互换的,要在此次确权时以现承包人确权,及时变更承包关系,确保承包地块、承包面积、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书“四到户”。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并报村民委员会、镇财政所和农业局备案。
(三)实事求是原则。1.对农户承包地实际面积与账证不符的要结合实际,依据有关法律政策记入帐证,实现“四统一”和“五到户”,即:承包地面积与座落、承包合同、经营权证登记簿、经营权证书相统一;承包地分配到户、承包地边界四至登记到户、承包合同签订到户、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承包地块图斑落实到户。确权登记后不改变原有承包地面积的惠农政策和相关责任义务。2.对农民侵占蚕食用于耕种的道路、田埂、荡滩、圩堤等不在原承包范围内的土地,不作为承包土地进行登记。3.对农村土地存在土地面积或权属争议的,清查中暂不予以确认和登记,待争议解决后,再确认登记。
(四)民主协商原则。要充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实施工作,清查、确权、登记等重大事项均应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不得强行推动。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对土地清查、丈量、确权、登记的每个环节必须实行民主协商和民主决策。对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必须事先征求群众意见,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对大多数群众坚决反对的事情,不得硬性操作。
(五)因地制宜原则。要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按照确地、确权、确利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六)坚持先易后难、稳妥推进的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必须稳妥推进,把质量放在首位,不能因方法简单、工作粗糙或违规操作而引发群众性的矛盾和事件。开展工作要先易后难,权属清楚的先确权登记颁证,权属不清的明晰产权后再确权登记颁证,有纠纷的要做到先调处,后确权登记颁证,积极稳妥地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七)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村要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本方案的要求,依照有关法律或法规性文件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阶段完成工作任务,妥善处理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发生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四、主要内容
(一)宣传动员,开展培训。积极开展宣传培训,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宣传确权登记的目的、意义,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确权登记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各界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镇、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动员大会。围绕有关政策法规、操作规程,广泛开展业务培训。抽调一批熟悉农村工作和政策的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
(二)资料收集,底图制作。收集确权登记范围内的二轮土地承包台账及所需的各项土地资料及户籍资料等。具体内容包括:二轮土地承包的原始资料、村民户口本、户主身份证、国土“二调”和航拍影像数据、地类调查等资料,并填写摸底调查表。以航拍影像数据作为调查地块、获取电子图斑的基础数据,以图形纹理的形式勾绘农户承包地的权属边界,开展内业数据处理工作,制作调查工作底图,并分割地类图斑到户。同时,打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调查表等。
(三)外业调查,指界确认。由工作组和专业技术人员会同当地村、组干部(村民小组长为主)到实地调查,经农户指认地块边界,确认每块承包地的权利人(户主)。专业技术人员结合遥感影像调绘法,在调查工作底图上绘制地块边界,并标注姓名和地类,形成外业调查成果图(如工作底图上有遗漏,则需进行现场描绘)。再按照编码规则编号,形成有地类、承包地块编号、地块面积等空间信息和地块属性数据的草图。在影像外业调查过程中,需要土地权利人进行指界确认,确定无异议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盖章。
(四)导入数据,绘制图表。将调查摸底和影像外业调查获取的数据和档案资料录入电脑,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手段进行处理,制作公示图和公示表,由村组审核后进行初次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成员人数、相关人员身份证号、地籍号、确权面积、地类、土地经营方式等信息。如出现权属纠纷,则核对数据后修改,直至全体权利人无异议。
(五)审核公示,签字确认。镇对初次公示结果汇总审核后,上报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由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进行二次公示。确保地块的四至、面积、合同、证书的信息相符。如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由镇和驻村工作组核实和研究处理。再根据第二次公示结果无异议的数据,在草图上进行数据的内业处理,将外业测绘与户籍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导入,通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管理系统平台制作电子草图,再由全体承包户在草图、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表上签字按手印确认。
(六)汇总上报,颁发证书。将汇总土地确权登记的草图、表册以及户数、人数、地块数、面积等资料,上报县农业主管部门。由县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印制、审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加盖县人民政府印章后颁发到农户。
(七)信息建库。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县、镇、村各自负责成果资料的整理、检查和数据汇总工作,包括确权登记工作的会议记录、宣传资料、培训记录、工作信息、工作简报、工作总结等,整合到数据管理平台并进行存档。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实现电子化的信息管理。
五、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11月1日—11月10日)
召开镇村干部动员大会,要求11月5日前各村公开到村民小组进行宣传。
(二)准备阶段(2015年11月1日—2015年11月10日)
收集寻找全镇各村及至各村民小组的二轮土地延包相关原始资料。
(三)实施工作阶段(2015年11月11日—2016年9月30日)
到各村民小组各户主实地进行指界确认、外业调查。
(四)收集整理、公示,上报阶段(2016年10月1日—10月30日)
(五)验收、颁证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