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委会、镇属相关单位:
目前,我镇已进入汛期,随着台风暴雨季节来临,有可能引发崩塌、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切实做好我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研究,现将《八尺镇2019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平远县八尺镇人民政府
2019年5月10日
八尺镇2019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做好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平远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20)》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及气象部门2019年气候趋势预测,编制本预案。
本方案所指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对人类活动构成危害的突发性灾害。
本方案编制和实施的基本原则: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分级负责;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一、2018年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
2018年,在各村委会和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及共同努力下,完成了2017年度削坡建房的验收工作,并完成了2018年度削坡建房的任务数。同时,推进我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体制,各村均按要求,对地质灾害和削坡建房隐患点(风险点)实施了“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3宗,主要为崩塌,但未发生一宗因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2019年天气趋势展望
根据平远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今年的汛期气象趋势展望如下:
预计,2019年我县前汛期雨量偏多1~2成,后汛期雨量偏少2成左右。汛期内降水分布不均,降水集中期内可能发生洪涝和山洪灾害。影响我县的台风约2-3个,可能有强台风影响。今年天气形势复杂,极端气候事件多发,需关注中小河流洪涝、台风灾害等对我县的影响。
(一)2019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
1. 前汛期(4-6月)雨量
预计,4-6月总雨量偏多1~2成。各月趋势:4月降水较常年同期略少;5月降水正常略多;6月降水偏多。
2.后汛期(7-9月)雨量
预计,7-9月降水偏少2成左右。
3.龙舟水、降水集中期
预计,2019年我县龙舟水较常年同期偏重。
预计,降水集中期主要有:4月下旬初(4月19-20日),5月上旬后期(5月7-9日),5月下旬初(5月20-22日),6月上旬后期(6月6-8日),6月中旬末(6月18-20日),6月下旬后期(6月27-29日)。
4.台风
预计,影响我县的台风约2-3个,8月可能有强台风影响。
(二)建议
今年天气形势复杂,极端气候事件可能多发,请有关方面密切留意气象部门的中、短期天气预报。
三、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我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每年的主汛期(4-10月),其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80%,而且汛期降雨集中,特别是台风暴雨容易诱发崩塌、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段为雨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降雨3天以上、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在总结分析以往我镇地质灾害发生的分布状况、地质环境条件和岩土类型,结合汛期雨情,我镇主要有以下几个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一是陡坡下刻土兴建的民房村庄,易遭受边坡滑坡、崩塌,如八尺镇下老圩韩辉屋至韩道新屋民房一带陡坡下刻土的民房,排下村新屋肖明尧房屋、筀竹村大塘尾韩进房屋等;二是近年改造的公路工程,由于辟山开路,改变了原始地形、地质结构,汛期易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如市前坝至梅州岌的村道扩建造成的隐患点;三是地面开采矿产资源区,这些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堆积了大量的剥土,可能造成泥石流灾害,如南塘村白石岌探矿区。
四、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研究,决定调整充实八尺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卓 巩(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钟佛招(党委副书记)
成 员:张 辉(党政办)
马政权(国土资源所)
张 鹏(社会事务办)
蔡子鹏(村镇建设办)
韩岳清(安监办)
韩垂志(水利所)
谢柳平(派出所)
赖明耀(卫生院)
林昭信(供电所)
吴佑政(八尺中学)
王永丰(八尺小学)
各挂村(居)工作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镇国土资源所,由马政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发动
镇、各村(居)和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宣传介绍有关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知识,帮助群众掌握防避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同时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和逐步完善群策群防机制。做到群防群治,提高全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意识。各村(居)、挂村干部应将《削坡建房住户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的农户,让承担地质灾害检测、预警任务的单位和受威胁的群众对地质灾害体有足够的认识,认真做好自己的防灾工作,了解灾害的威胁,明白面对险情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完成明白卡发放后,应报国土资源所备案。
六、地质灾害防范的领导与监测、报警制度
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所掌握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制订好镇村干部包干责任制,明确责任,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详见附件1、附件2、附件3)。做好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的登记发放工作,让承担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任务的单位和受威胁的群众对地质灾害有足够的认识,认真做好自己的防灾工作,明白面对险情等应采取的紧急措施,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持续降雨和暴雨期间,镇村(居)各责任人每天应到所挂钩户了解情况1次以上,要建立值班、巡查和灾害速报制度,出现险情及时报告,不得漏报、谎报和瞒报,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七、地质灾害的检查
(一)汛期前调查。在汛期前,镇、村(居)要组织力量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核实防范点的位置,类型,成因和危害等情况,并做好记录,提出防范措施,落实防范责任,建立镇村组三级群防网络,明确监测责任。
(二)汛期检查。镇相关职能部门及村应在汛期组织人员对重点防范地段进行巡查,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向社会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八、地质灾害的疏散与应急抢险
成立监控小组,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做好分级监控。当险情发生后,将按制订好的地质灾害疏散和应急抢险预案,发出险情警报,由监控人员通知受险情威胁的人撤离危险区,并第一时间上报镇党政办公室。镇主要领导、挂点领导、工作组长及包干责任人要及时赶到现场,组织遇险群众及时疏散,进行临时安置;国土资源所要迅速查明灾害范围、活动情况、发展趋势,加强现场监测;卫生部门要迅速组织医务人员抢救伤员;交通、水务、通信、电力等部门要尽快恢复被破坏的有关设施,以确保抢险救灾的需要;公安派出所要维护灾害发生地的公共秩序;民政部门要做好灾民转移、安置、抚恤工作;农业部门要做好灾民灾后复产工作。
九、地质灾害的治理
按照“以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应加强监测防范,建立监测档案及防预方案。对构成威胁群众居住安全的危险斜坡,要动员住户采取削坡减载、设置挡土墙、排水沟等措施,防止崩塌、滑坡事故发生;对矿区的排土(渣)场,要加强监控,并进行绿化植被保护,防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十、严格上报审批制度,减少灾害的发生
村镇办、国土所在上报审批建设项目和审批土地时,要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地质条件,对经常或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区,或在危险斜坡上进行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动,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和勘查工作,尽量避免建设工程受到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