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田村位于八尺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2.5公里,因地处樟田河下游低洼易涝而得名“漳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去“水”“添”“木”更名樟田,寓意扎根沃土、生生不息。村域东接稔田村及黄田水库,西连八尺村甜畲、下寨,南邻中行镇快湖村,北靠八尺村水口,界域面积9.74平方公里。辖炮台、龙井、香田等8个村民小组,现有183户730人,其中台胞21人,村内聚居沈、张、谢、林、黎、吴等19姓客家人,通用客家话。
樟田村地势西高东低,樟田河自西向东汇入黄田水库,滋养耕地950亩(全为水田)、山林1.15万亩。土壤以黄壤土、水稻土为主,适宜稻作与经作轮种。森林覆盖率超80%,盛产杉、松、毛竹,为八尺镇核心竹木产区之一。
经济产业创新升级:“酒粮订单”主导,联合梅州大客丰酒业打造50亩高禾矮禾种植基地,采用“村经济联合社+企业+农户”模式,企业保底回购,高禾米专供酿造高禾酒、黄粄香禾酒、客家娘酒,带动田租与劳务双增收。
多元农产支撑:烟稻轮作保障基础收益,西瓜、百香果及杂交水稻制种形成季节性补充,山林经济探索菌菇、南药等种植潜力。
文旅融合探索:依托“酸酒井”传说与酿酒工艺,打造“酒香小镇”体验区,联动高校开发百香果主题文创雨伞、帆布袋,延伸消费链。
历史人文底蕴:乡贤辈出:清康熙年间湖北金山知县沈云腾、金门国民党驻军司令吴荣华、广东省委统战部原办公室主任谢新华青史留名;民俗传承:“酸酒井”神话寄托酿造智慧,广邮学院设计的百香果文创产品活化乡村美学。
樟田村农特产品简介:
烟稻轮作:樟田村依托“烟稻双优”轮作体系,创新实践“春烟秋收”的循环农业路径。每年烟叶采收后,利用烟田剩余肥力种植优质水稻,实现“一地双收”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该模式通过优化种植时序,采用耐低温烟草品种,将烟叶移栽期提前15天,为后作水稻争取更长生长期,破解烟粮争地矛盾。樟田村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将分散农田整合为连片示范基地,配套建设灌溉管网与机耕道路,实现从烟叶烘烤到稻谷收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形成可复制的现代农业范本。
高禾米种植:在海拔500米以上的樟田村高山冷田,生长着梅州特有的珍稀稻种——高禾米。这种株高近两米的古老稻种,需经180天漫长生长期,全程采用山泉水灌溉,不施化肥农药,亩产仅为普通水稻的三分之一,却完整保留了谷粒的原始营养与风味。作为客家传统美食黄粄与禾米酒的核心原料,高禾米以其醇厚口感与独特香气,成为八尺镇“酒乡”文化的物质载体。
八尺农特产品购买推荐渠道:
公司名称:梅州市叁陆陆农服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产品:食用农产品零售;食用农产品批发;食用农产品初加工等;
联系方式:13528800123
地址:梅州市平远县八尺镇黄沙村农特产品展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