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长田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围绕“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要求,高效统筹镇村资源,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已初见成效,梅州市2023年度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获评“优秀”等次称号(三类镇);2024年8月全市镇村(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排名第7(三类镇),比2023年8月提高32位。
一、在三产融合上聚力攻坚
长田镇紧紧围绕梅州市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聚焦一二三产统筹协调,狠抓“三产”增长点,经济各项考核指标呈现持续良性增长态势。一是抓种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动油茶、柚子、脐橙等实施主体、合作社、农户积极发展规模种植,推进低改提质,提高产量和质量。目前,长田共种植油茶1.6万亩,柚子3400亩,脐橙450亩,同时生猪、肉牛、牛奶产量稳重有增,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5.1%。二是抓加工。精深加工是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的关键环节。积极推动以新大新为主的油茶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鼓励开发洗护用品,新大地2023年产值达2010万元。积极发动村集体利用撂荒耕地种植仙草,引进国资等入股仙草加工企业,将仙草冻等特色产品推出市场,通过种植、加工和销售做大仙草产业,提高村级集体收入。同时,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2023年以来,引进“书苑名府”房地产、中腾重工、晶通公司沥青搅拌站和正祥光伏等投资项目落户长田。2023年认定总部经济企业4家,完成总部经济102.02万元纳税任务。今年新增2家总部经济企业,2024年1至8月已完成总部经济税收100.85万元万元。2023年培育了5家企业上规,实现年度规上工业总产值1.34亿元,目前,在库“四上”企业有9家。三是抓营销。借助全省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和南航、省电信局、省广电局等纵向帮扶资源,扶持新大地、鸿福、和信达等企业搭建电商平台,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在曼佗景区创建文创表演、游乐体验等项目,如今年国庆节将开展《西游·悟空》奇幻表演嘉年华暨醉美赏花季,积极打造体验化、娱乐化的消费新场景。长田共有大小餐馆49家,以此为挖掘本地特色美食、风景的突破口,拍摄美食宣传片,吸引游客前来探寻,让“长田味道”走得更远。在国庆期间创新推出持“曼佗山庄门票,享美食折扣”活动,让游客在领略美景、沉浸式游玩的同时,能享受美味实惠的特色美食,促进农特产品种植、销售。四是抓要素。积极向上争取涉农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支持产业发展;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优先用于重点项目库中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加强与华农、仲恺、市农林科学院等院校科技服务对接联系,强化科技支撑。
二、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上聚力攻坚
长田围绕“两个全域”工作要求(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域推进居住与生产分离)和“两减两增”目标要求(即减少农村居住人口、减少宅基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努力构建“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一是抓好规划编制。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原则,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中衔接最新“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镇村层面“多规合一”。二是抓好农用地整理。积极破解破解耕地零碎化,推动“小田”变“大田”,整治完善产业设施建设、引入龙头企业规模运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已经流转连片100亩以上的耕地621.41亩,规模流转经营1521.42亩,计划新增耕地311.85亩。三是抓好建设用地整理。计划将各村碎片化低效村庄建设用地,通过整合、空间腾挪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建设用地,对愿意配合工作的农户的房屋先进行测绘丈量,计算出补偿面积和金额,再签订具体协议,让群众看到实惠,目前增减挂测量面积125.54亩。四是抓好建设资金筹集。积极向上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同时,通过市场化集资的方式,引入大型企业或民间资本进行前期投资改造,改造后的农田将由“社村”合作运营公司进行承包,租金收入将逐年返还给投资方,以确保投资回报的可持续性。五是抓好群众工作。镇村干部积极入户宣传农用地整治“小田变大田”、建设用在美丽镇村建设上聚力攻坚地腾挪的好处,展示建设成效,切实增强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支持改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在美丽镇村建设上聚力攻坚
积极落实美丽圩镇攻坚行动,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项目,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高标准推进攻坚行动。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重点建设了长田镇垃圾中转站及圩镇三线整治、雨污分流建设项目,重点推进圩镇周边村道贯通、村道“单改双”、美丽河道治理、照明路灯安装和节点打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镇村风貌形象逐步提升。长田作为平远南大门,正在建设高速连接线高圩服务区,融入客家元素、长田元素,打造成差异性、标志性的高速出路口,达到美丽、整洁标准;长田老街作为示范主街重点打造,深化活化老街,对老街外立面进行风貌提升设计编制,延续老街印记和留住“乡愁”;将利用老街门店建设圩镇客厅,全面覆盖产业招商、特产展示、文化传承等功能,配套书吧、茶吧、接待室、直播间等,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三是推进政企结对、项目对接,目前已与广东粤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引导建筑业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投身“百千万工程”,探索多种形式助力镇村建设行动。
四、在人居环境提升上聚力攻坚
长田以村庄清洁行动、“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美丽庭院”建设等工作为着力点,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更上一层楼。一是高位部署明路径。研究制订《长田镇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明确具体完成时限,切实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保障。同时,认真落实“一周一调度”制度,每周通报各村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研判当前整治工作中的难点痛点,逐项突破。二是聚力清拆解顽疾。坚持多方联动,向群众印发《倡议书》,统筹用好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党员等多方力量,引导群众支持参与,坚持“先易后难”和“重点区域”,先行整治乱堆乱放、卫生死角等易整治问题,再集中力量解决危旧房屋、乱搭乱建、“三线”缠绕等顽疾,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因地管建补短板。坚持做好清拆“后半篇文章”,结合村庄特色及村民需求,谋划利用杂草清理、土地规整后的闲置空地,着力扮美“四小园”、打造“美丽庭院”,累计打造“四小园”24处,美丽庭院16个。
五、在平安法治建设上聚力攻坚
深入推进平安长田、法治长田建设,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一是构建大应急大安全体系。完善“一预案”,根据防汛各项指标条件,以及村民小组全覆盖的31个雨量消息桶雨量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准备或紧急转移程序,并据实研判梯次递进转移人员,提升分级预警处置能力;建立“一张网”,各村建立了详细的“每户一对接转移”台账,成立了镇级应急救援队、7个村级志愿应急队、59个村小组党群志愿者应急先锋共165人。同时,合理规划并启用54个镇村避险场所,镇级安置场所曼佗山庄研学基地就有床位340张,并能迅速调配镇域内铲车2辆、钩机1辆;压实“一清单”,深入实施工作清单制管理,将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岗、到人,每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今年8月累计发现风险隐患82条,完成整改62条,实现了问题隐患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在启动应急响应期间,施行“一张表”动态管理机制,各行业部门、各村分别按照行业安全责任和属地责任落实并定时报告预警、巡查排查、防御措施、转移群众等工作情况,为镇应急指挥中心科学研判下一步措施提供精准有效数据信息。二是提升基层自治效能。推动实行村民理事会“一带一法四参与”社会治理模式,积极调动农村群众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参与议事、调解、建设、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官仁村获得2023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长江村被评为平远县2020-2022年连续三年无信访村。通过积极打造星级村民理事会,我镇被授予星级理事会有10个,其中瓜坪村民理事会被评为五星级理事会,上坑罗岗村民理事会被评为三星级理事会。
六、在改革创新上聚力攻坚
长田镇坚持把做好每一项工作都当作改革创新来推进。一是盘活低效厂区,打造小型镇级工业园。拟通过引进国有资金资源,收购盘活闲置友邦园区,编制长田镇热特色产业园概念规划,打造平远南部小型镇级工业园,为招商引资、培育“四上”企业保驾护航。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凝聚建设合力。2023年以来,分别在广州、佛山、珠海、深圳等地召开恳亲会,联系乡贤感情,发动乡贤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特别是乡贤企业金雅福集团将部分大宗商品交易板块业务到平远,支持家乡经济建设,2023年实现贸易额15.2亿元,总部经济税收78.59万元;乡贤企业宇时代公司近五年来累计捐款超过100万元,在“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奖教奖学等方面支持家乡建设;乡贤丘远良、丘世强发起成立平远县龙岗书院公益学堂,发动广大乡贤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组织乡村青少年开展音体美活动、劳动实践、科创训练、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推动青少年学习力和发展力的提升,3月24日以来,坚持每周末开展公益课堂。三是提升农房风貌,推进光伏一体化建设。积极引导发动建筑企业投身“赤膊房”美化工作,推动“赤膊房”结合光伏项目及“空心亭”进行美化提升。同时也积极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赤膊房’改造工作,激发群众自发改造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