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自然保护区十六年如一日,陈远忠坚守大山深处,用脚步去丈量保护区的山山水水,并全身心投入到自然科普宣教工作中。近日,陈远忠被评为2023年梅州“最美科技工作者”。 在坐落于河头镇黄田水库湖畔的广东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径,陈远忠正认真为访客普及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对自然保护区都有哪些“旧友”,哪些“新客”,陈远忠都是张口就来。 【陈远忠:还有一个现场全长8.5公里教育径进行开展现场进行科普教育,对保护区内的动植物现场的植物进行讲解,一年接待受众平台上每年预约达到六七百人,平时散客像周末来的经过粗略统计一年当中有四五百人,加起来就有一千人左右,我们也设置了自行导赏的讲解牌,我们沿路可以自行导赏。】 2007年,陈远忠从平远县黄田林果场调到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负责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工作。从此,他走上了“动物世界”的探险之路。日复一日地巡山观鸟,陈远忠最清楚保护区每年来了哪些“旧友”,又多了哪几位“新客”。16年来,他用镜头拍摄到了15000余幅野生动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物种记录新增加野生动植物100多种。 【陈远忠:动物方面用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去年最多就有在保护区布置了80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监测到至今就有物种数量不断增加,有一个镜头摄到有5条果子狸在镜头前走过,还有白鹇一个镜头内有18个的数量,说明物种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已经十分明显了的,鸟类监测我们每年设置科研监测样线,原来有4条,现在增加为6条,增加了监测的密度。】 2013年,陈远忠在保护区境内的黄田水库拍到鸳鸯的珍贵资料被证实是在广东省内发现的数量最多的鸳鸯群。随后,陈远忠监测到的白头蝰蛇也为广东省首次发现,刷新了广东省蛇类新纪录。这些监测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科普宣传、辅助决策等领域,他监测拍摄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视频在中央电视台“秘境之眼”科普宣传栏目播出。陈远忠还多次被省里抽调参加广东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项目。 【陈远忠:从保护区成立以后,我们就和护林员一起出去进行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平时就和护林员巡查,发现有什么新的东西没见过的,就发给专家进行鉴定,鉴定以后确定是否新物种,如2009年3月份我们野外发现一条没见过的蛇,然后就发给省里的专家,他确定广东省没分布的白头蝰蛇,刷新了广东省蛇类新纪录,之后一直长期进行监测。】 自然保护区是为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为了让科普宣教工作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陈远忠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特长相结合运用到科普教育工作中去,把自己有模仿鸟叫的特长设置成自然教育听声识鸟的课程;把长期积累的图片视频资料进行剪辑,在自然教育工作中给访客播放野生动物视频;把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措施作声情并茂的讲解,得到访客的高度好评和赞扬。 【陈远忠:根据不同的受众来设置不同的课程,比如大学生,就讲解鸟的知识方面更多,从学术上名词更多这方面来跟他们讲解,野生动物,我们的监测方法,鸟类怎样去监测,怎么调查,动物怎么样调查,我们用红外相机演示,向他们展示我们的工作内容和我们的成果,向他们展示我们平时积累起来的野生动物视频剪辑就有鸟类、红外相机拍的就有兽类,还有两栖爬行类,这三类就有37分钟左右的视频向来访客进行展示。】 扎根保护区16载,陈远忠通过实践探索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监测体系,逐渐成长为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守护者,科研监测的推进者。 【陈远忠:不同的生境都有鸟类监测样线,鸟类从2006年科考的时候100种至今目前为止已经有175种,已经增加了75种,植物类方面也进行了科研监测,增加了近10种,两栖爬行类也增加近10种,所以鸟类、两栖爬行类,植物类加起来增加物种就有近一百种,这就是长期科研监测的成果。】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粤ICP备05022886号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公网安备 44142602000113号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