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鎏金,稻浪如诗。眼下,泗水镇的高禾稻已陆续成熟并进入收获期,广大农户抢抓晴好天气,陆续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在梅畲村,田间一片金黄,沉甸甸的高禾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吹过,金色的稻浪美成了一幅画。村民们正弯腰挥镰收割高禾稻,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泗水镇梅畲村民 林阿姨:每年都会种高禾稻,高禾稻主要拿来做黄粄,卖钱。今年(产量)还可以,不会差,(产量)有几百斤。(比普通水稻)价值更高,每一百斤卖四百元,普通水稻是200元一百斤。】 据介绍,“禾子稻”是泗水镇特有的地方水稻品种,分为高秆和矮秆两种类型。其中高秆植株高度可达近2米,穗短粒圆,所产米粒清香浓郁、口感爽滑,不仅是酿造禾米酒的上佳原料,也是制作客家传统小吃“黄粄”的重要材料。泗水高排田和梯田多,土壤成分好,地下水资源丰富,海拔阳光风况等气候条件都特别适宜禾米香稻的种植。【泗水镇梅畲村党总支书记 刘剑威:我们梅畲村民历来都有种高禾米的传统,我们的村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种。因为我们这里海拔高,土质好,气候比较好,所以产出的高禾米比较受市场欢迎,除了做黄粄,还可以酿酒,我们全村今年大约种植高禾米两三百亩。】 高禾稻全生长期为一百八十天,一年只种一季稻,因品种原始珍贵,亩产量仅四、五百斤。虽然产量只是普通杂交水稻的三分之一,但其在米质上保留了更多谷物精华以及天然的香味。【泗水镇梅畲村党总支书记 刘剑威:高禾米的特性是一年一造,亩产约三四百斤,它的经济价值是普通水稻的两到三倍。高禾稻的米粒比较圆润,香味比较浓郁。】 近年来,泗水镇大力推广种植禾米水稻产业,拉长拓宽延伸产业链条,特别是随着市农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专家组成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的进驻,科技特派员团队从土壤修复到品质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也为泗水镇高禾稻产业注入了科技动力,推动了禾米稻谷产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全力助力乡村振兴。如今,高禾稻已成为当地农特产品的“金字招牌”。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粤ICP备05022886号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公网安备 44142602000113号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