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差干镇举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的“扛仙师”民俗活动,当地群众通过这种方式喜庆丰收,祈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扛仙师”队伍由旗牌队、仙师辇轿以及乐队等组成。当头一名男子手拿龙香开道,几名男子手拿印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的先锋旗以及“三公大王”、“三大仙师”的牌匾紧随其后,后面再有几十名少年儿童举着旗幡跟随,三大仙师和行雨龙王、土地伯公神像以及乐队压后。一路乐声、鼓声不断,每经过一处,周边的群众都会以放鞭炮的形式迎接“仙师”的到来,祈求今年可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喜获丰收。 【差干镇村民 谢铭扬:“扛仙师”是差干的一项民俗活动,已有6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七月择日进行,活动内容有“巡游”、“上刀山”、“捞油锅”等民俗表演,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民幸福。】 据传,宋徽宗政和2年壬辰,福建上杭、武平等地受天灾且有妖魔“蛮王”作怪,为害一方,民不聊生,朝廷多次派官兵征剿未果。时有上杭黄宗道老仙师等三人于茅山学道归来,与妖魔奋战七昼夜,妖败退上杭紫金山下石圳潭,深藏石洞,称千年不出;黄老仙师遂以背靠峭壁,留下人形,谓之万年不走。自始,人们安居乐业、共享太平。次年皇后得了崩漏之症,久治不愈,父子三人前往京城,治愈皇后之症。皇帝感其等除妖及治病之功,敕封为护国“三大仙师”,赐建道观“三仙宫”多处。仙师三人百年之后,百姓感其恩德,遂雕像、刻牌时常祭祀,以作纪念并祈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遇有旱、虫等灾时,祭祀祈求祛除灾害,颇有灵验。各村坊于农历正月中旬统一进行许愿,年尾十二月立春前还愿,并于立夏日,乡中父老代表聚会商议于每年农历七月农事较为闲暇之时,立秋之后十日左右奉抬仙师神像出巡全镇各村坊。 (平远县电视台:雪玲 承志 张兰)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粤ICP备05022886号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公网安备 44142602000113号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