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莫成死亡空间,这些作业风险你该知道! 有限空间作业屡屡发生“夺命”的悲剧 2019年10月11日下午,陕西省安康市安康恒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内1名女职工不慎跌入污水处理池中,其他5名工人在施救过程中相继发生意外。经过当地政府部门救援,6人先后被救出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均不幸身亡。 2019年7月22日,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长城生物化学工程有限公司在组织员工清理污水沉淀池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员工盲目施救,最终造成5人死亡事故。 2019年2月15日23时许,东莞市中堂镇吴家涌村庙水路12号的东莞市双洲纸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进行污水调节池(事故应急池)清理作业时,发生一起气体中毒事故,员工盲目施救,造成7人死亡、2人受伤。 反复发生这样的悲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对有限空间作业没有正确的了解,对其造成的危害没有引起重视。 什么是“有限空间”呢?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是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稳定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的空间。下水道、污水池、污水井、化粪池、锅炉、储罐、冷库、压力容器等相对密闭、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都被称为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要安全,以下步骤不能少,你做到了吗? 01 作业前应审批并进行相关培训 工人在进入有限空作业之前,必须经过园区和企业的审批,并对工人提出安全要求,指派现场监护人员。 02 作业前应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识 开始作业前,现场监护人员要与工人共同在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识以及警示说明。警戒区域的设置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用三角锥型“雪糕筒”上捆绑警戒带将作业现场进行围挡; (2)用“户外伸缩式围栏杆”将作业现场进行围挡; (3)用“铁马护栏”将作业现场进行围挡; (4)在周围设置警示说明。 03 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进入有限工作作业前,必须“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与应急装备 完成“通风、检测”后,工人在进入前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与应急装备,主要有: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服、安全鞋、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呼吸器、呼救器、充气泵、安全带、防爆对讲机等。 04 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在进行有限空操作时应保持出入口畅通,以便空气的流通以及面对紧急情况能够及时逃生。 05 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并时刻与工作人员保持联系 在进行有限空操作时监护人员应到场并密切关注工作人员状况,定时询问情况,以防事故发生和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06 发生事故时,严禁盲目施救 如有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晕厥等情况,切不可盲目施救,外部救援人员进入前,也必须先对里面的气体情况进行重新检测,佩戴好防护用品后才能进入开展救援。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粤ICP备05022886号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公网安备 44142602000113号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