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永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台套绿色智能环保设备制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审批机构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2年08月23日至2022年08月29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审批机构反映。 联系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平远大道中192号,邮编:514699 联系电话:0753-8899269 传 真:0753-8898963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审批机构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广东永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台套绿色智能环保设备制造项目 建设地点 广东梅州平远县 建设单位 广东永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本项目所在地现为空地,项目使用钢板、轴承、电机等作为原辅材料,通过切割下料、焊接、喷漆、喷粉、设备清洗等工序进行生产,本项目年产360台套绿色智能环保设备。本项目占地面积约为7506㎡,建筑面积约为11644㎡,本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0万元,占2.86% 环评机构 深圳市福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 公众参与情况
1. 废气:
(1)建筑工地采取封闭式施工方法,即将工地与周围分隔。可在施工现场外围设置围护栏,缩小施工现场扬尘和尾气扩散范围。根据有关资料调查,当有围栏时,在同等条件下施工造成的影响距离粉尘可减少40%,汽车尾气可减少30%。
(2)坚持文明施工,设置专用场地堆放建筑材料,物料堆场周围设置挡风板,粉状材料用塑料薄膜遮盖,以防产生扬尘。
(3)施工地面硬化,对施工现场抛洒的砂石、水泥等物料及时清扫,施工工地内的裸露地面和施工道路适当洒水降尘。
(4)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在工地现场搅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扬尘影响,同时还可减轻水泥搅拌机的噪声影响。
(5)燃油机车和施工机械尽量使用轻质柴油作为燃料,尽可能减少污染。
(6)严格按照渣土管理的有关规定,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被运渣土不得含水太多,造成沿途泥浆滴漏,从而影响城市道路整洁;同时,渣土必须及时清运并按照指定的运输线路行驶,送往指定的倾倒地点倾倒,以减少由于渣土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7)运输车辆必须根据核定的载重量装载建筑材料和渣土,对于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扬尘的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应加以覆盖物,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飞扬和撒落。
2.废水
(1)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在施工过程中,定时清洁建筑施工机械表面不必要的润滑油及其它油污,尽量减少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与水体直接接触;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施工期项目现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为当地居民,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建筑材料应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建筑材料,保证这些物质不受雨水冲刷而污染纳污水体。
3.噪声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环境管理的规定施工,尽量减少噪声影响,为使施工场界噪声达标,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①严禁采用锤击打桩,应采用静电液压打桩或灌注桩。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高噪声机械设备的使用,建立临时隔声屏障减小噪声污染;严格操作规范且尽可能采取隔音、减震、消声等措施;对于相对固定的声源,如压缩机等,采用消声屏可以使噪声强度降低10分贝以上。
②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的现象发生,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
4.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为减少施工期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施工废料处理
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玻璃、木材等下脚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建筑垃圾,如废砖、含砖、石、砂的杂土应及时清运处理,以免影响施工和环境卫生。
(2)施工生活垃圾处置
施工区现场应设有垃圾桶,派专人负责清扫收集,统一收集后及时交给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严禁随地处置。
5.生态影响
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①施工单位要管理好施工车辆和人员,按施工便道通行,防止占用范围扩大;
②严格按设计要求中的指定地点堆放工程弃渣,工程结束后,做好料场施工、弃方在内的各类施工迹地的恢复工作,压紧夯实;
③按要求修建临时沉淀池、排水渠,一方面可以处理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降雨时也可以贮存并处理降雨冲刷形成的路面径流;
④雨季施工防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期,基础开挖等涉及到土石方的部分工程应尽量选择无雨天,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给周边造成危害;工程开挖前应先在施工区周边修建好施工围墙(栏),避免雨水沿路面漫流造成水土流失,污染周边区域;施工期间如遇暴雨,对正在裸露地表等,雨前应采用编织布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加工场、堆料场及施工场地应及时进行地表硬化。
⑤建设单位应对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毕影响区域的水土保持有足够的重视,落实建设资金,做到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治,确保开发区域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水土流失的严重影响。
运营期:
1. 废气:
1)切割、焊接工序产生的粉尘废气、烟尘废气
本项目切割、焊接工序产生的粉尘废气经过废气收集设施收集后通过“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其排放限值按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少量无法完全收集的粉尘废气通过加强通风、厂区绿化后无组织排放,其排放浓度按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设备清洗、喷漆、烘烤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
本项目设备清洗、喷漆、烘烤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经过废气收集设施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进行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其排放限值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6-2010)中表2第Ⅱ时段相关排放限值;少量无法完全收集的有机废气通过加强通风、厂区绿化后无组织排放,其排放浓度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6-2010)中表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VOCs浓度相关限值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相关排放限值的要求。
3)喷粉工序产生的粉尘废气
本项目喷粉工序产生的粉尘废气经过废气收集设施收集后通过“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其排放限值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少量无法完全收集的粉尘废气通过加强通风、厂区绿化后无组织排放,其排放浓度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废水:项目生产过程中无需用水,不产生生产废水;项目员工办公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等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输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3.噪声: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电焊机等生产设备及其配套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通过减震、隔声及距离衰减等降噪措施后,厂界和环境保护目标需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关标准的要求。
4. 固体废物:项目一般固体废物为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废包装材料、废包装桶(水性漆)。其中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定期收集后交由专业公司处理;废包装材料统一收集后交由专业公司回收处理;废包装桶(水性漆)统一收集后交由专业公司回收处理。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危险废物有废活性炭、废催化剂和废天那水桶。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5. 地下水、土壤:根据导则,项目不需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项目的生产过程特性,将危废仓库、喷漆房、设备清洗车间为重点防渗区,地面采用等效黏土防渗Mb≥6m,K≤1.0×10-7cm/s,或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相关要求;生活污水管道设置为一般防渗区,地面采取混凝土防渗处理,防渗系数应满足K≤1×10-7cm/s要求。
本项目涉及的对土壤产生影响的主要单元为危废仓库、喷漆房和设备清洗车间,均按照重点防渗区标准进行防渗处理,危险废物严格按照包装要求进行分类包装。
6.生态。本项目新增用地属于园区内工业用地,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7.环境风险:项目涉及的危险废物存放于危废暂存间;危害大致有以下方面:危废经水浸湿后形成渗滤液,通过雨水管排放到附近水体,影响周边地表水水质,影响水生环境;火灾发生时,燃烧烟气扩散,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短时污染;消防水通过雨水管对附近内河涌水质造成影响;废气治理设施出现故障导致废气超标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风险防范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事故排放应急防范措施如下:
1)加强废气治理措施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台账管理制度。
2)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废气治理设施的日常管理。
3)加强风机的日常维护保养,防止风机故障停运。
4)生产线运行前,先启动废气治理系统风机。
5)发现废气治理设施事故排放时,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立即停止生产作业,从源头上掐断废气来源;然后对废气治理系统进行全面的排查检修,找出病灶,及时回复治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确保废气治理系统正常运转后,方可投入生产作业。
(2)火灾防范及应急措施
1)平面布置应严格执行安全和防火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2)加强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的业务素质,加强岗位操作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指标。
3)原料和产品存储区应加强火灾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明火管理,车间内严禁烟火;电源电气管理,车间内严禁擅自乱拉、乱接电源线路,不得随意增设电器设备;各电气设备的导线、接点、开关不得有断线、老化、裸漏、破损等;加强消防通道、安全疏散通道的管理,保障其通畅;加强公司假日及夜间消防安全管理。
4)在仓库和生产车间配备一定数目的移动式灭火器,用以扑灭初期小型火灾。同时应加强员工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另外还应加强对灭火器的维护保养,灭火器应正立在固定场所,严禁潮湿,日晒,撞击,定期检查。
5)应急措施:若发现厂区内起火,应立即报警,停止有关生产活动。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灭火,制止事故现场及周围与应急救援无关的一切作业,疏散无关人员。待消防救护队或其它救护专业队到达现场后,积极配合各专业队开展救援工作。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查明事故原因,消除隐患,落实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善后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并按事故报告程序,向主管部门报告。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粤ICP备05022886号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公网安备 44142602000113号
主 办:平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平远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4260001